Page 24 - 附中青年電子書(138)
P. 24

讓人產生性幻想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66 年起在國民政府大力推行國語的政策之下,甚至訂出了電視台一天
                    只能撥出兩次台語歌曲的規定,使得台語歌曲逐漸成為非主流歌曲,反觀
                    國語歌星卻逐漸形成氣候。當時的熱門的國語歌曲有謝雷的成名曲《苦酒滿

                    杯》;姚蘇蓉的《今天不回家》、《負心的人》;包娜娜《愛你愛在心坎裡》、
                    《向日葵》,但不久後這些歌亦陸續遭到查禁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零年代到六零年代的臺灣,如同一艘小而脆弱的船在戰爭紛擾的海洋一
                    跛一跛地滑向未來,在戒嚴體制下人們就如同一首首被禁播的歌謠,沒有

                    自由。但是,體制是關不住心的,靈魂也不容易被控管,遭禁的歌還是偷偷
                    地被人傳唱,就像被壓抑住的身體裡還住著自由的靈魂,就是這種力量讓臺
                    灣在動盪時,總有一群人領著群眾把那原本屬於人民的船舵從執政者手上奪
                    回。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1970~1990

                    我口唱我歌



                    文 / 編輯室整理



                    「淨化」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1970 年代之初,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,外交上屢屢挫敗,因此政府更是
                    積極的推動廣播節目和電視節目的淨化政策,強調歌曲一定要激勵人心、莊
                    敬自強,所有浪漫或感覺漂移不定的歌曲通通被禁唱,政府也積極鼓勵歌星

                    演唱愛國歌曲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台語流行歌在這時期發展非常受限,在電視媒體的演出中,一天至多只
                    能安排演唱兩首,每首長度還不能超過一分半鐘,但就在 1970 年,黃俊雄

                    的布袋戲<雲州大儒俠>在台視播出引起廣大迴響,收視率一度飆破百分之
       關
       不            九十七,創下台灣電視史上至今難以超越的紀錄,而黃俊雄將當年許多台語
       住
       的            流行歌搭配在戲中當角色的出場曲,最有名的像是女主角苦海女神龍出場時
       歌
       聲            就會播放一首「為何命如此」,雖然這首歌最後也被查禁,但推出之初剛好






       22
   19   20   21   22   23   24   25   26   27   28   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