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6 - 附中青年電子書(138)
P. 26
這一連串的「淨化」措施也間接證明了音樂確實擁有著改變人心及思想
的力量,若不是這樣,政府也不會千方百計的試圖限制音樂中展現出的對自
由的渴望、對理想的追求,或是將音樂當做敵人看待,甚至視為汙濁的事物
而需要「淨化」,就是害怕音樂以最柔軟最快速的傳播方式,一聲聲的喚起
了人民的意識。
民歌
在充滿的愛國主義的時空背景下,聽西洋歌曲的台灣年輕人,厭倦了激
動亢奮的愛國歌曲,這時有一種新的音樂出現,它們的曲風清新自然,逐漸
吸引了學生的注意。1971 年中視推出音樂節目「金曲獎」,主持人洪小喬在
節目之後總會抱著吉他自彈自唱浪漫的自創曲,在政府大力推動淨化歌曲和
愛國歌曲的年代,清新的創作音樂受到廣大年輕族群的喜愛。1975 年,楊弦
舉辦了「現代民謠創作演奏會」,正式掀起了民歌運動,首度將當時的現在
詩和流行音樂有了結合,活動後楊弦便出版了民歌專輯。而後校園民歌成為
新的流行音樂文化,深深影響年輕人的生活,『風告訴我』、『捉泥鰍』、
『龍的傳人』、『橄欖樹』、『蘭花草』、『月琴』等,在校園都很流行。
當時當紅的瓊瑤電影中的插曲如『我是一片雲』、『月滿西樓』、『楓葉情』
等,也紅遍大街小巷。
解嚴前後
1980 年代正值台灣解嚴前後,從解嚴的前幾年開始,歌壇就開始出現大
量叛逆的聲音,1982 年邱晨的「丘丘合唱團」出版「就在今夜」專輯,強烈
的搖滾曲風震撼歌壇。同年蘇芮演唱的「一樣的月光」,澎湃的曲風更是掀
起高潮,兩首歌至今都仍被許多歌手一再翻唱。
1985 年王芷蕾演唱「台北的天空」奪下金鼎獎演唱獎,紅螞蟻合唱團的
「愛情釀的酒」至今大眾還是琅琅上口,其他像齊秦、薛岳、張艾嘉、蔡琴、
關
不 張清芳等,也都是當時最當紅的歌手,但即便台灣的音樂文化是越來越多
住
的 元,也不像以往有那麼多約束了,這些歌手的歌曲在出版前還是得通過新聞
歌
聲 局的審查。
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