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1 - 附中青年142__頁面
P. 61
平復司法不法
在白色恐怖的年代,並沒有司法獨立的概念,政治犯即使身為平民也可
能受軍法審判,且偵查與審判過程中多有瑕疵,例如使用刑求與疲勞訊問等
方式取得自白作為證據、要求被告自證無罪等。由於動員戡亂時期的《國家
安全法》阻斷了受軍事審判者在解嚴後上訴的機會,許多人背負如此得來的
罪名至今,促轉會的其中一項任務就是調查這些情況,如果符合條件,撤銷
他們的罪名。除了為受害者洗刷汙名,促轉會同時也研究戒嚴時期司法人員
組成,試圖以此勾勒當時的組織文化與司法體制全貌,以期對當時的政府架
構有更多了解。
還原歷史真相
威權時代最知名的懸案莫過於陳文成命案與林宅血案。
除了上述的研究之外,這類政治懸案也是促轉會的業務範圍。
長年以來,許多人認為這兩起懸案有政治謀殺之嫌:在促轉
會的調查下,雖然並未找到決定性事證,卻可看出當年的偵
查過程多受干預。
延伸閱讀:林義雄宅血案調查報告
政治案件創傷療癒
在威權時代,每個受難者背後,破碎的是整個家庭。受難者本人若能倖存,往後的創
傷後症候群也難以避免。受難者家屬則經常遭到情治機關的特別關注,對其生活、求學、
工作、人際關係等都有負面影響。長期汙名化帶來的社會壓力使這些創傷往往積累多年,
難以被陳述、表達,更不用說療傷。
有鑑於此,促轉會進行政治暴力創傷專業人力培訓課程,受訓成員包括心理師、精神
科醫師與社工,以期在第一線幫助當事人與其家屬,同時也舉辦工作坊等團體活動,除了
幫助家屬之外,未來可能納入關心相關議題的民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