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5 - 附中青年電子書(138)
P. 35

時期、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和中華民國時期與現代臺灣。新課綱刪除荷西時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ayoff  / issue 13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臺灣與外界的接觸與互動並新增了漢人來台的背景與過程;特別說明清朝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打了勝仗的「中法戰爭」與在臺灣的現代化建設;不提日本在臺灣所做的建
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設且聚焦於日本政府對臺灣經濟造成的危害與壓榨;歌頌十大建設與經濟政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策而不對當時社會所付出的成本和造成的問題做敘述。修改後的內容不斷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複臺灣與中國的密不可分性與加深對於日本殖民統治的仇恨思想,即置入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謂的「大中國史觀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大中國史觀」是指以漢民族與中國作為重心的一種歷史觀點,多帶有我族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心主義的民族情緒,容易醜化、仇視「外族」,缺乏公正立場且有失歷史
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專業。例如,在新課綱中臺灣史的荷西時期增加了對漢人移民的介紹,強調
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臺灣未被明朝納入版圖的情況下,漢人與漢族文化對臺灣的影響。在當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社會,漢人與荷蘭人、西班牙人同屬於「移民」,甚至是「侵略者」族群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臺灣的原住民在調整後的課綱中反而擔任接受外人影響的角色,本體性被虛
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化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同是歷史課綱,執政者不同時便有不同版本,教育可是培育下一代的百年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事,什麼時候變成了政治戰場?正在接受形塑的莘莘學子,需要觀點中立的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科書,否則思想容易被有所偏頗的內容左右。期盼現在與未來的政府能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視教育對於學生思考模式的鉅大影響,秉持專業態度並正視現狀,讓課綱回
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歸公正客觀。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
   30   31   32   33   34   35   36   37   38   39   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