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6 - 附中青年142__頁面
P. 16

附中青年社前指導老師——林宗賜專訪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Q1. 請問在您擔任附青社指導老師時,社                  Q2. 現今附青社在財政方面已完全獨立,
                團的運作模式是如何呢?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各項經費皆自行籌措。請問當時社團的財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政收支,和現在有什麼樣的差異呢?
                :那時候基本上就是有一位指導老師跟一
                位最重要的社長,社長主要就是負責社團                    :你看早期的《附中青年》,大概都是大
                大小事,然後指導老師會審核一下他們的                    大本的,大概一、兩百頁,我看現在這幾
                稿件,大概就這樣。那時候社長有件苦差                    期,量就稍微少了一點,可能是因為你們
                事:你當社長後,找社員是你的事,所以                    的經費問題吧。早期的話是在開學註冊,
                大概就會從班上拉一拉同學進來,才不要                    每個人在繳費單上都會有一筆大概是一百
                讓社團倒社。那時候當附青社指導老師也                    元的「校刊費」,學校就拿這筆錢用來給
                算是苦差事,因為工作之外還要看他們的                    附青社發刊,所以早期的資源都還算充沛。
                稿子,等於說增加教職以外的負擔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之後因為有人認為附青社只是一個社團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強制收費很不合理,所以就要求改為自由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購買,於是這筆錢就慢慢沒有了,後來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得資金的方法主要就是自行找贊助,可能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就是找老師贊助啊,或是什麼路邊吃個麵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就問老闆說:「欸要不要贊助啊?」,那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時候因為資訊不發達,主要都是由校內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近的生活圈找贊助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14

       15
   11   12   13   14   15   16   17   18   19   20   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