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8 - 附中青年142__頁面
P. 18
附中青年社前指導老師——林宗賜專訪
Q4. 您應該曾聽聞除了《附中青年》外, 那參與發刊學生一定會匿名,然後用所謂
附中曾經有《帝王週報》等地下刊物的流 的「大字報」宣傳,如果要拿到實體書,
通,在這方面,您的了解及看法是? 大概就是會有學生早起在地下餐廳偷偷發
放。而既然作者都是匿名了,那裡面的內
:在社會轉型過渡的時期,必然會有很多 容就可能會寫得很粗魯或很聳動等等。別
觀念上的衝突,如果說你覺得這個衝突的 的學校我不確定,但一般來講在附中,校
意見,無法在正常的管道作發表的話,那 方對這個都是採很包容的態度。
就會轉入地下,這個我們都可以想像得到。
那轉到地下之後呢,就好像在玩捉迷藏的 Q5. 請問當時《附中青年》對於校內學生,
遊戲一樣,拿到了那些地下刊物,當然就 在資訊傳播上所扮演的的角色是?
不能拿到教室去亂張揚,一定要好好收起
來。可是當校方越禁止,一定就會有越多 :我們那時候電腦還不發達,當時消息傳
這樣的刊物出現,最後呢,校方跟學生兩 播管道都很少,到大概八十幾年開始,開
邊就會鬧得不愉快。其實校方最後也大概 始有 286、386、Windows 等等出現,真
都查得到這些刊物,至於查到以後怎麼處 的是大突破。那這種刊物在那之前,就是
理,這個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:對參與發 強制一定要買,買了後就會看,當然最後
刊學生要處分嗎?那我觀察到附中應該比 有些人也會覺得內容沒什麼新奇的,就會
別的學校還要開明許多,會跟當事的學生 亂丟一通。那時候《附中青年》可能就像
談,最後事情就被輕輕放下了,也不會有 是課本一樣每個人都有,但大大本的也不
什麼處分。所以說,我們知道社會的進步 好帶,就放在學校。可能就是開學拿到時
還有觀念的轉變都是慢慢的,過程中一定 大家會看一看,然後說:欸欸欸那個誰,
會有很多衝撞,這我們都知道,但多元、 你有在這裏面喔,作文寫的不錯喔。就這
包容很重要。 樣互相調侃來調侃去,等於是網路不發達
的時代大家可以交流的一個有趣的管道,
至於它大概的運作方式,既然是地下刊物, 也算是一種娛樂。
16
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