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3 - 附中青年電子書(138)
P. 43
02 八零年代出生 payoff / issue 138
的我們
文 / 李椒庭
我們出生在民國八零年代中後期,一個沒有戰亂社會也逐漸走向民主的
時代,臺灣的人們像一枝枝從破裂抱枕裏頭飛旋出的羽毛,隨著動亂平息而
漸漸飄落在安定的土壤上。就是這個時候,我們來到了世界上,來到了這座
柔軟卻也脆弱的島上。
漸漸地我們長大,這世界雖然偶有些亂象和天災人禍,但大抵上算是平
和─我們這一代所熟悉的那種感覺。戰爭、動亂、屠殺對我們而言只是書上
的一段文字或是一張張黑白圖片,看到時心裡會覺得難過,但過了一會我們
會再度被這平靜的社會環抱,我們不太擔心那些事真正發生,防空演習時我
們會趴在學校的桌上,在沒有燈光的教室裡嘻嘻哈哈的聊著天,這也許就是
一種幸福。
我們習慣自由開放的社會,雖然我們所熟知的自由僅僅是說自己想說的
話、看自己想看的書,還有夜深時牽著爸媽的手去趟夜市吃一碗藥燉排骨,
但這些事情真的成為如飲水般平常的事,我們也在這樣的環境中更加了解甚
麼是自由。
再長大一點,有些人開始了比較深入地思考,其實也不過就是青春期萌
發的各種疑問,但我們有急於尋求解答的一顆心。從此時開始,時間不再只
被上下課鐘聲切割;不再只是被一些瑣碎的事主宰,而學習也是打從心裡地
去探求,在課堂上找尋腦中問題的解答。
一堂歷史課上,老師介紹臺灣早期的黨外人士,並且播放了一段關於鄭
南榕先生的紀錄片,那黑白畫面上猛然竄起的火焰,在我眼中怎麼看都是鮮
紅的。還記得那時我整個人不停的發抖,手臂上爬滿了疙瘩,直到我已經搭
上了返家的公車,我腦袋裡還是不停地播放著那些畫面。
鄭南榕先生用如此悲壯的方式告訴大家失去了「言論自由」就等於沒有
了生命,在強權體制下他不願屈服於包圍在雜誌社外的警察,將自己反鎖
在雜誌社裡自焚而亡。現在的臺灣是不是已經達到了「百分之百的言論自
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