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9 - 附中青年142__頁面
P. 9

附中簡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奉省教育處指事借用省立台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北商質疑部分校舍籌備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校,以容納國民政府來台公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教子弟一百四十餘人
               中日戰爭爆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改名「台灣            遣返原和平中學學生,學校
               台北州立第三               省立台北和          4  改組,更名「台灣省立師範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中學創立                 平中學」           7  學院附屬中學」                       9

               1        1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 1   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9        9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      9        9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3        4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《附中青年》
               7        5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    8        9                 創刊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昭 和 天 皇發 布 終           實施《動員             古寧頭戰役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戰 詔 書 、國 民 政           戡亂時期臨             實施戒嚴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府接管台灣                  時條款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南京國民革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改名「台灣省                 校刊第一期             命遺族學」學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立台北第三中                 第一卷發行             生三百一十一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學 」 , 專收 日 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抵台,分發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學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借讀附中




               戒嚴時期的附中青年


               《附中青年》,顧名思義即是隸屬全校師生的「校刊」。而最初的「附中青年」是
               附屬於學務處的編輯團體,只負責簡單的編務,幾經波折後才創立為社團(年份已
               不可考),繼續負責校刊編著工作。此時校刊的內容來源為師生、校友的投稿,稿
               件經由附青審核、編輯排版後於每年的四月十日(時逢校慶)與十月三十一日(蔣
               中正總統華誕特刊)發行。在戒嚴時代的背景下,出版品受到嚴格審查,因此早期
               的校刊有部分宣揚黨國思想或單一民族觀念灌輸的文章,其餘內容多為文藝、學術
               上的專欄介紹與文學創作,以及「附中古堡」內的相關紀錄。相較於其他校刊,附
               青社當年對於《附中青年》可以說是有相當大的編輯自由。附中學子才氣縱橫,投
               稿作品中滿是謹長的論文、晦澀的新詩,而亦有人批評附青是「不懂哲學的人談哲
               學」,同時附中校園生活占據著附子們心目中一大部分──因此追求學術深度與校
               園化、生活化文章之間的平衡,是當時編輯群的主要拉扯。


               「……學校這本身就充滿了極大的影響力,不容忽視的影響力。基於此,附青的重點,毫無
               疑問的,應該擺在學校生活上面。我們不再希望它是純文藝性刊物。」──《附中青年 67 期》


               「以超時代的風格,附青走著它獨立的路線。大部分的刊物怕人不懂!附青,怕人懂。……
               帶著一份朦朧的美,讓你看著著迷,永遠去追尋它的內在含義……附青的內容,從第一頁起
               到最後一頁,都是孤寂、超然、神氣、傷感、落魄、悲戚、獨立、傲笑,甚至狂顛等等,讓
               人一直就以這種心情,去結束這本書。」──《附中青年 74 期》
   4   5   6   7   8   9   10   11   12   13   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