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5 - 附中青年電子書(138)
P. 65

義背後的精神和產生的背景。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ayoff  / issue 13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我參加的另一個社團是國樂社,當時國樂是大社。一開始我是學南胡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可是高一的寒假我回桃園家去,沒有留下來練習,結果開學之後就跟不上進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度。」學長邊說邊笑:「到了那一年的迎新表演,我被分配到打鈸,但是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為不熟,所以就亂敲一陣,結果整首曲子都被我毀了,從此我就再也不敢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入國樂社的社辦了。到現在我都還記得那首曲子。」說得興起,學長還唱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小段呢!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我們班有很多附青社的,當時的附青社人不多,只有少少幾個,還常常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為了審稿和學校吵架。課外活動組要審稿,可以任意更動裡面的文句,甚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是不准刊登、發刊。我們班附青社的同學便不斷和學校對抗,在校刊偷塞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章,或是開天窗空白頁。」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我從桃園來,當時很多桃竹苗的學生,我們在學校附近租房子,一個月
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兩百多塊。到了高三的時候,因為大家都熟了,我們就在中興堂旁邊的巷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租了一整層,全部都是我們的人,晚上就一起去大安夜市吃東西,有很多刀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3
   60   61   62   63   64   65   66   67   68   69   7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