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2 - 附中青年電子書(138)
P. 62
淡出政治圈之後,羅文嘉學長接手經營水牛書店,並創立社會企業「我
愛你學田」,幫助偏遠地區的孩童上才藝課程。「我自己現在帶兩個孩子,
讓我深刻感受到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。就像樹木,即使是相同的樹種也會因
為生長環境的差異,而有不同的姿態。」講起教育,學長是這麼說的:「教
育應該要是因材施教,但我現在在大學教書,就算一班只有三十個人,你還
是會把學生當成一個人來教。因材施教是很難做到的,除非是一對一,所以
比起老師,父母更能做到因材施教。但是教改喊了一二十年,臺灣的教育體
制還是以考試、競爭為導向,距離真正解放出來還需要一段時間。」
從壓抑的體制下走來,考完高中聯考後,他便下定決心不再為背書而活。
「我們班不那麼在乎分數和考試,也不強調背書,不過反抗似乎帶來了過度
我 的解放,我在附中的成績很差,是重考才上臺大的。」學長笑著說,「但我
所
記 也很接受這樣的事實,當你追求超越體制,就必須忍受在體制內的挫折。」
憶
的 歷經殘酷的競爭考試,考得上附中的學生都具有一定水準。「我覺得很
附
中 多時候只是他要不要唸的問題而已。」學長這麼說。「我的姪子也是附中的
6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