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5 - 附中青年電子書(139)-2017年4月
P. 55
祖媽媽
祖蘭舫老師畢業自北京大學,國共內戰期間
輾轉來台,在師大附中教授國文,自 1955 年至
1990 年共 35 年。她永遠穿著一襲旗袍,氣質端
校慶紀念「日」 莊。由於她有教無類,用心教導旁人眼中的壞
學生而從不苛罵,用包容和愛改變了許多人的
附中的前身為日治時期的台北州立第三中學,成
生命, 因此她的學生莫不感懷甚深, 稱呼她為「祖
立時間為 4 月 1 日,當時的學生多為在台日籍子弟。
媽媽」。
1945 年二戰結束,直到 1947 年日籍學生完全撤離,4
月 10 日台灣省教育廳方正式行文同意於原址籌設台灣
省立師範學院附屬中學,4 月 10 日才成為後來附中的 ㄗ
校慶紀念日。附中人每年都以極其盛大的方式慶祝校
ㄖ
慶,每年均舉辦校慶園遊會、啦啦隊和創意隊呼比賽
等,逢五逢十更是擴大慶祝,如 60 週年曾有「史上最
大搖滾教室」演唱會,65 週年的「萬人唱校歌」,70 週
年的「史上最大週末輔導」生活節。
ㄣ
實習老師 ㄧ ㄘ
ㄕ
由於和師大的臍帶關係,附中每年
都有許多師大四年級的學生來實習,也 ㄙ
是新式教材、教育方法的試驗學校。實
習老師們在附中或待一個月,或待一學 ㄩ
期,除了上台教課,有的還要帶班當導 ㄢ
師,和學生建立短暫而熱烈的關係。根
據傳統,實習老師離開前會被學生「丟新
北」,留下難忘的實習回憶。
ㄔ
黃「澂」校長 ㄓ
黃澂校長於 1949 年到 1962 年間於
附中擔任校長,任立確立了許多附中的
指標性傳統,如校訓、班號制、校歌。 指考戰袍
黃校長出身西南聯大,將開明自由、個
性的校風帶至附中,影響了附中精神。 附中每年約有一半以上的高三生經由
其名言為:「附中不培養奴才,只培養天 指考進入大學的殿堂,在其餘的高三生擺
才、領袖人才!」 脫升學的壓力,籌備畢業典禮時,畢聯會
和合作社合作送給全校高三生的禮物就是
這一件 T-shirt—指考戰袍,期許指考生
們都能旗開得勝。其中比較出名的設計字
樣為「全國制霸」、「天下第一高中」等。
055